师德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典范 >> 正文

做学生的“筑梦之光”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于红霞  二等奖

 

时间:2025-05-22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果,生动讲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经各二级党委推荐、专家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件,一等奖13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35件。教师工作部即日起在“师德典范”专栏刊发部分优秀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我是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正高级实验师于红霞,中共党员,从教27年,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才俊。因为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获评了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实践》的负责人,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近年来,我带领学生足迹遍布革命老区、边远山区、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用心教学,赋能学生,用心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2024年我光荣地获评为“感动理工”人物奖。

一、从书本到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走出去”

我有一幅特殊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大约花了10年的时间,是我带着实践团队在各地调研时所拍的照片,还在陆续更新中。井冈山、延安、遵义、昆明、伊宁...一座座城市和乡村都标记了时间、内容,那是由一张张实践调研合影组成的足迹和脚印。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深入实践。在我的带领下,围绕革命老区和美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我们立足专业优势,创立了“筑梦之光”实践团,形成具有可推广性的一站式文旅夜游原创设计模式。从2015年开始,我每年带领学生组建实践团,连续十年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发展的痛点与难点,真题真做,用专业知识助力当地建设和发展。

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学生们在我的带领下踏寻先烈的足迹。站在那片曾经沸腾过的土地上,用心倾听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我对学生们说:“在这片土地上,不仅仅是历史在延续,更是责任和使命在延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份责任的传承者。”在云南昆明的美丽乡村,我和学生们深入了解和考察了当地的文化风情,创意性地以“景村融合、文旅共生”作为设计理念为乡村夜游提供了对策建议和设计方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理工人的崭新活力。

从革命老区到美丽乡村,从井冈山到延安,从云南昆明到新疆伊宁,我带着学生们穿行在充满历史沉淀的大地上。我坚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创新的思维改变社会。我以第一指导教师的身份指导并入选国家级“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30余项,获评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和志愿服务队等称号20余项,获评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个人。相关实践成果得到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网、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广泛赞誉,实践育人硕果累累。

二、从课堂到创赛,为学生的梦想插上翅膀

作为省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负责人,我不仅致力于实践教学模式的革新,更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视为教育的核心使命。学生们不仅沉浸于构思精巧、策划周密、执行有力的创新项目之中,更在实战演练中学会了如何灵活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在团队中携手并进,如何在挫折中吸取教训、砥砺前行。

学生们经常和我说喜欢听我的课,特别希望加入我们“筑梦之光”团队,我的《创新创业实践》课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全力为学生争取每个实践机会,能让学生真正走出去开阔眼界。从2016级的刘宇轩到2022级的徐子骞,每届“筑梦之光”团队的负责人和成员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从一开始对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懵懵懂懂,到后来深深迷上了创新创业,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们从课堂走进真正的创新创业实践。

我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并不止步于课堂。为让学生掌握一手信息,我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二十多期,邀请业界大咖来校宣讲,与学生分享创赛经验。我还围绕创赛准备、创赛基础及政策指导等内容对学生展开培训,为学生创赛提供“一条龙”服务。近年来,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以及B类学科竞赛等累计获奖百余项,2024年我带领“筑梦之光”团队更是摘得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秦创原专项国家银奖。

我愿意当学生的引路人,让无数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征途上步伐更加坚定,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学生视野的边界,真正的成长,需要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历练。我愿意以身作则,引领学生跨越书本,深入社会的肌理,去感受国家的脉动,去体会人民的期许。一个个沾满泥土的脚印,一封封表达感谢的信件,实践育人的硕果熠熠生辉,都激励着我勇敢地投身于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的教学之中。带领学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青年学生们自己的青春华章,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于红霞个人照片

于红霞带领学生团队在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于红霞带领学生团队在新疆开展实践活动

于红霞带领学生团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秦创原专项国家银奖

于红霞带领学生团队入选2024年国家级社会实践专项的全体团队合影

上一条:【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陈丽娟:初心如磐,仁爱育人——在创新与实践中点亮学生未来

下一条:【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宋煜萤:以仁爱之心织就教务工作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