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典范 >> 正文

初心如磐,仁爱育人

——在创新与实践中点亮学生未来

   理学院  陈丽娟  二等奖

 

时间:2025-05-22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果,生动讲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经各二级党委推荐、专家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件,一等奖13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35件。教师工作部即日起在“师德典范”专栏刊发部分优秀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作为一名从教十八年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教育的不断变革,我不断探索育人智慧,将创新与实践融入教学,努力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在《高等数学》课堂上,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对数学感到畏惧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我设计了分层教学方案: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通过课后辅导和个性化作业,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则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课后找到我,坦言自己对数学毫无兴趣,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我耐心倾听他的困惑,发现他对数学的应用场景更感兴趣。于是,我为他推荐了一些数学建模的案例,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数学建模竞赛。最终,他不仅重新燃起了对数学的热情,还在竞赛中取得了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创新教学,提升学习实效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我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疫情期间,提升教学效果。我率先尝试“1+1”线上教学模式,通过直播授课与在线互动相结合,确保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这一模式不仅受到学生的好评,还被校教务新闻网站作为优秀教学案例报道。此外,我还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设计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数值分析》课程中,我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了一个关于数据拟合的实践项目。学生们通过编程实现算法,并分析实际数据,不仅掌握了课程内容,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赛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以赛促教,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全校大学生数学竞赛的组织者,我每年从培训、校内竞赛到全国竞赛,全程参与指导。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带领的团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竞赛,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还学会了团队合作与创新思维。

此外,我还指导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国际一等奖3项(M奖),二等奖和三等奖20余项。这些竞赛经历不仅让学生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让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更加自信。

四、课程思政,塑造价值观

作为山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我深知数学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在教学中,我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辩证思维融入课堂。

例如,在讲解微积分时,我通过介绍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学术贡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报国的理想。此外,我还带领团队完成了《高等数学》等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将思政案例制作成文档、视频等形式,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让数学课程变得有温度、有情怀。

五、科研育人,提升学术素养

在科研方面,我始终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将最新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主持了多项省级教改项目,主编教材及教辅10本,发表高质量论文多篇,并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在《计算方法》课程中,我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了一些关于数值模拟的实践项目。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科研能力。这种“科研融入教学”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总结与展望

十八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育人智慧的重要性。无论是因材施教、创新教学,还是以赛促教、课程思政,我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育人智慧,以创新与实践点亮学生的未来。正如一位学生在毕业留言中所写:“老师,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思考。”这,便是我作为师者的最大幸福。


作者简介:

陈丽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青岛市教学名师。山东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负责人,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山东省本科教学教改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3门,主编教材11部。发表教研论文6篇,科研论文近20篇。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国家、省级奖励20余项。获山东省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示范交流活动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教学比赛正高组三等奖、“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智慧树杯”混合式教学案例创新大赛二等奖、中青年讲课比赛二等奖、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校教学创新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个人照

线上讲授《高等数学》

2024年被评为“青岛市教学名师”

上一条:【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胡彤:晨光中的信仰:一面国旗下的教育诗篇

下一条:【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于红霞:做学生的“筑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