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果,生动讲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经各二级党委推荐、专家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件,一等奖13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35件。教师工作部即日起在“师德典范”专栏刊发部分优秀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初入高校担任辅导员的那一刻起,我便深知这份工作承载着无数青春的梦想与未来。大学生的青春岁月似一段华丽的锦绸,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里肆意舒展,但难免有褶皱存在于不经意的角落,影响他们的成长,阻碍逐梦的脚步。而我,愿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青春的褶皱里播光,点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直抒心灵,播亮梦想之光
“同学,你相信光么?”不远处几个学生的嬉笑声传来,唤醒了我四年之前某个夜晚的记忆。那晚路灯的微光下,小宇眼底那股找到梦想后的光亮的惊人。孤僻,叛逆,不服管教,屡次违纪,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从大学入学起,每一次与他谈话,他都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让我一度感到无从下手。
某个晚上,正在查晚自习的我看到了独自在教学楼外路灯下徘徊的小宇,犹豫片刻后,我走上前去。我们并肩在校园的小路上走着,路过一盏路灯时,小宇突然停下了脚步,低声说道:“老师,你为什么总是管我?”我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说:“因为我是你的辅导员,我希望你能在大学里有所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一刻,他眼中的防备渐渐消失。我们沿着梧桐道慢慢走,他从他的家庭、兴趣爱好,一直聊到他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老师,我其实一直有个梦想,但这个梦想不被家里支持,所以我才表现的叛逆,反对父母,抗拒学习”。我告诉小宇“并不会因为你学的专业和梦想无关,就永远失去了实现它的可能,你要做的,是迈出追求梦想的第一步,而不是逃避现实”。话落,小宇猛地抬起了头,路灯透过稀疏的树叶在他眼底投下细碎的光斑,那股执着又惊喜的眼光亮的惊人,这个少年仿佛在这一瞬间醒悟,找到了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重新拾起年少时期的梦想。
此后的四年里,我始终关注着他的成长。从一开始时他遇到困难我主动询问,到遇到问题他主动和我分享,小宇不再自我封闭,逐渐阳光开朗起来,积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那场路灯下的对话,化作了一束光,播亮了他的大学四年,或许成为了影响他一生的力量。
助力逐梦,托起希望之光
初见时,我诧异于他如此年少却已半头华发,明明刚刚成年却已满脸沧桑。阿强是一名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母亲几年前病故,家里花光了全部积蓄且负债累累,父亲体弱多病收入微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大一刚入学不久,他便流露出了辍学打工的想法。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疼于这个男孩的坚强与独立,第一时间找到他,与他促膝长谈。
“阿强,困难只是暂时的,大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能用钱解决的困难都不叫困难,国家有助学贷款,学校有各种奖助学金,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坚定的话语让阿强眼底泛起微微的水光,眼中的迷茫渐渐消散,但我知道,光靠言语的鼓励远远不够。
此后,我多次推荐他担任各个部门的助理员岗位,鼓励他努力学习争取各种奖学金。阿强也非常争气,一边努力工作赚取生活费,一边刻苦学习,大学四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每年都能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最终,他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考取了某985大学的研究生。笔试出分那天,他来办公室找我,还带着他用为数不多的兼职费买的一束花。他告诉我他报考的是国内某知名大学,“一直没敢告诉您我做的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现在出成绩了我才敢来跟您说,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早就放弃了。”看着眼前这个笑容里充满了自信和希望的男孩,我由衷地为他的成长感到欣慰。
破茧成翼,点燃勇气之光
晚上10点,3班班长打来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带来一股心慌和不安。“老师,小梦她没回寝室,没带手机,我们联系不上她”。当时还在学生寝室住宿的我立马穿衣起身,和班里其他同学一起在校园里四处寻找。
几分钟后,我在寝室楼下的东操场看台上找到了蜷缩着坐在台阶上的小梦。她膝头摊开的《理论力学》被泪水洇湿“老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她的声音透着哽咽,“我连最简单的原理都看不懂,学习成绩不行,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活着有什么意义……”。晚上理论力学的补考,这个不善工科的女生不出意外的又没有通过,十九岁本该像枝头的新梅般骄傲的少女,此刻却被“失败”二字压弯了脊梁。
初秋的夜里泛起阵阵凉意,我挨着她坐下,把外衣披在她的肩上,“你知道么,我也曾经受过两次失败的打击,差点一蹶不振……”我将我自身失败并站起来的两次经历娓娓道来,“老师相信你也可以,一次失败不代表人生失败,你只是恰巧这门课程不太擅长,但你有你擅长的领域,你有你的闪光点。”她低垂的头微微抬起,睫毛上的泪水忽然变成细碎的星光。
此后的两年多,我指导着这个女孩制定了期末学习计划、考研复习计划、考公考编学习计划,我看着这个女孩越挫越勇,经历了次次失败,但再也没有哪次失败将她打倒,她变得自信而坚强,充满着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底气。
这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只是微不足道的辅导员日常工作之一,但却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我与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形成了最珍贵的记忆。我用真诚搭建心灵的桥,用耐心织就信任的网,用陪伴点燃希望的灯,去抚平学生青春岁月里的褶皱,希望那些暂时迷路的星辰,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轨迹。教育,其实是无数个举灯人,在时光的褶皱里,接力种下会发光的年轮。
作者简介
刘晓桐,女,山东临沂人,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入职青岛理工大学,现为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
在学生宿舍与大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
与学生的日常谈心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