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果,生动讲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经各二级党委推荐、专家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件,一等奖13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35件。教师工作部即日起在“师德典范”专栏刊发部分优秀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照亮。”翻开那本早已泛黄的笔记本,首页的钢笔字迹依然清晰。这句话,是我入职第一天写下的誓言,也是八年来支撑我走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灯塔。102个岁月,千余名学生,三尺讲台外的辅导员生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写满了与青春同行的细碎温暖。那些深夜的守候、含泪的锦旗、稚嫩的告白,像一串串珍珠,串起了我对“师者”二字的全部理解。
一、思想铸魂,以信仰之光照亮青春航程
作为学院团委书记,我深知信仰教育不能悬浮于理论云端,推行“一核三融六化”党团班深度共建计划,打造“革命文物+沉浸剧场”育人模式,组织思政教育活动20余项,主导创编红色情景剧《唤醒》。十二稿剧本的淬炼中,是历史与青春的激烈碰撞。《唤醒》创作期间,学生们为陈独秀台词争论到半夜两点,我带他们多次走进青岛市博物馆,触摸《新青年》创刊号原件。有次排练时学生举的横幅意外垂下,竟与历史照片中旗杆折断的细节重合。学生们纷纷红表示“他们真的存在过!”当全体成员齐诵李大钊的《青春》时,学生们纷纷红了眼眶:“原来信仰真的会让人热血沸腾。”这种跨越时空的同频震颤,让40余次排练化作50颗年轻心灵与百年前热血的共振。
来自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红色文化与革命文物专家看完汇报演出后表示,“你们让博物馆的文物开口说话了!”这部作品斩获中国好创意国家二等奖,并成功孵化了青岛市社科联重点课题,从舞台演出到青岛市社科联重点课题的蝶变,恰是信仰生根发芽的见证。
二、专业领航,从“塑料瓶之问”到科技竞赛新星
2018年那场新生班会上的提问,至今仍在我心头震荡。“老师,我们是不是做塑料瓶的?”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举起手,声音里带着自嘲,“听说这专业又苦又累,还没前途。”教室里响起窸窣的笑声,却掩不住35双眼睛里的迷茫。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困惑,作为同专业出身的博士,我深知破解“价值困惑”不能靠空洞说教。我带领学生参观学院材料专业实验室、参与我的项目研究并指导撰写专利和论文。三年间,这群曾自嘲质疑的年轻人,拿回了40余项省部级科技竞赛证书,撰写了70篇专利论文。而我自己,在主持教育部、青岛市重大研发等课题中,始终把学生纳入科研梯队,指导学生参与国创和省创课题4项,首位指导学生在科技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15余项。这也使我逐渐明白,要做一名“专家型辅导员”,不是头顶多少光环,而是要做能用学术之火点燃青春征途的摆渡人。
三、心灵对话,当母亲与师者身份相遇
那是我成为母亲的第二年。深夜12点,手机铃声划破寂静,电话那头是班长急促的声音:“老师,找到了,快救救小李吧!”我猛地坐起身,身旁不满周岁的儿子正因高烧哭得撕心裂肺。丈夫欲言又止的眼神像针扎在心上,但我还是依然拿起车钥匙带上几名学生开车半个多小时在一个小区的角落里找到了她—那个平时总是面带微笑的小姑娘,两条胳膊上已经满是血渍,完全成了一个血人。她因失血和大量服药,虚弱地依偎在我的怀里并说道:“老师,别怕,这样就不疼了”。
医院的走廊冷得刺骨。我握着女孩颤抖的手,听她断断续续讲述自己6年里内心的煎熬,她说道:“父母都不理解她,我为什么还要管她。”我轻轻擦去她的眼泪,把正在家里哭哑嗓子儿子的视频递给她看:“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为你亮着灯。”后来,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那天看到您儿子哭闹时的视频,我在想如果将来我有孩子,也要让他知道这世界值得被爱。”那一刻,我深受触动,原来,当我们以生命影响生命时,连疼痛都能开出花朵。
四、教育回响,成就那份最动人的传承
还记得我带的2018届某学生失恋加上不喜欢所学的机械专业,一度情绪低迷,我利用一起午餐时间、宿舍里、操场中陪学生话家常、话理想、话未来,鼓励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陪伴学生度过艰难的时光。2022年学生毕业后如愿考取了烟台市某重点小学,从事了和我一样光荣神圣的职业,也印证了学生那一句“毕业后成为你,将是我不懈的追求”的约定。如今,她获得“烟台市优秀教师”称号,在我给她送去祝福时,她留言写道:“您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早已成为我教育生涯的底色。”
还记得身患甲癌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的小赵同学在得知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时发消息,“徐姐,是您学习与生活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同您一起做项目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制造业做贡献的决心。”这个身患甲癌,仍自强不息,设计的作品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7项的大男孩给予我最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辅导员的信念。
站在2025年的春天里回望,102个月的时光在记忆里闪烁成星河。那些在急诊室度过的漫漫长夜,那些为科创教育方案熬红的双眼,那些收到锦旗时滚烫的泪水,都化作生命中最珍贵的勋章。当学生们说:“我要努力成为像您一样的人”,我知道,这就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让每个青春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绽放光芒。
窗外的玉兰花已开,我知道,新的故事,又将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悄然开始。